

张胜勋:广东大广农牧集团公司董事长


追求进步、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永恒主题。
2015年,是中国养猪行业跨越式发展的一年,诸多企业顺应时势、抢抓机遇,谱写下浓墨重笔的篇章。在华南区,广东养猪业再上新台阶,精彩“故事”纷呈上演:
1月,惠州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上市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东进农牧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东进农牧成为广东养殖端第一家上市的养猪企业;
8月,广东广垦畜牧有限公司成功并购广东红马饲料有限公司。有报道称,“饲料板块紧锣密鼓的大动作背后,是广垦农牧生猪板块发力的前奏。”“在种猪板块和生猪养殖板块都有几个新的项目准备陆续上马”;
11月,国内最大的畜牧企业温氏集团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大华农,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证券简称为“温氏股份”,养殖业“航母”再起航。
……
各式路演是否说明:养猪业正处在快速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养猪业已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周期?未来的路怎么走,如何顺势而为,怎样在新的阶段提速发展?这一切都实实在在的引导着企业家们审慎思考和认真探索。
行业内还有一大批优秀的养猪企业,以自己的方式在挑战中前行。本次笔者将带领大家进入华南地区一家大型农牧企业——广东大广农牧集团公司。
广东大广农牧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大广农牧”)地处广东省江门市,属下有广东万禾农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大广农牧、江门大广农牧、四会大广农牧、河南大广农牧、广东大广生物科技等多家分公司。目前大广农牧在广东省江门、肇庆、河南省信阳拥有十多个生产基地,母猪存栏近20000头,公司立志于猪苗生产及供应。正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最具地域影响力的专业猪苗供应企业,“大广猪苗”甚至成为区域性猪苗市场走势的风向标。
一个拥有近20000头存栏母猪的企业,究竟有着怎样的情怀?这个企业如今的发展现状如何?它的未来规划又是怎样的?带着种种猜测和期待,本期策划养猪信息网、《猪业》为此专门走访了大广农牧董事长张胜勋先生。
以下是本次专访实录。
养猪信息网:重组成立大广农牧,有何考量?意义何在?
张董:今年广东大广农牧和广东万禾农牧两家企业的统合重组顺应在新形势下的“求新谋变”。目的是实现强强联合和品质提升,将为大广农牧注入新鲜活力,标志着大广农牧向既定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
大广农牧的发展愿景就是:做中国最好的猪苗供应商!
专业化分工是行业趋势,专注在猪苗板块!
养猪信息网:为什么选择“猪苗”这个环节,而不是其它?
张董:企业的发展要顺势而为。我们经分析认为,专业化分工是养猪业的必然趋势。从育种、纯种猪、二元母猪和肉猪生产,整个产业链应实行专业化分工,分别由不同的企业专门来做。国外的专业化分工就做得很好,分工合作机制健全。我国养猪业也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大广农牧从创业至今,十多年专注从事猪苗生产与供应。在这个领域,我们的技术和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大广猪苗”在业内亦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这是优势所在。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大广农牧自身的优势,我们决定专注在“猪苗”这个细分市场,专业化生产与供应猪苗,精心打造“大广猪苗”品牌。
养猪信息网:是否考虑以后把肉猪等环节完善起来?
张董: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一体化发展,企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目前中国最大的养殖企业肉猪年出栏一千多万头,但国内生猪年消费需求达6-7亿头。在未来的专业化分工演化过程中,养猪正由数量型供给向质量型供给转变,各细分市场尚有很大发展空间。做专业的、最好的猪苗供应商,就是我们的选择和定位。
以客户需求作为依据,优质、专业才能优胜!
养猪信息网:怎么体现出更专业?
张董:我们运用专业的团队、专业的方法,努力去做并竭力做好一件事情:生产与供应优质猪苗。
公司目前有10多位畜牧兽医以及动物营养专业研究生,在这个行业里是比较难得的,尤其是中小型养猪企业。在大广农牧,从经营管理者到基层饲养员,都时刻注重专业化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不仅致力于生产管理,还成立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和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业内首创“7日回访”制度。此项工作由专业的兽医师负责,从育肥猪只基础管理、免疫、用药到天气、市场行情变化等诸方面,通过电话联络和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
为了形成在猪苗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紧紧围绕生产优质猪苗这一核心战略目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育种技术、兽医技术、营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育种技术方面,目前拥有两个省级原种猪场。在华南地区著名育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陈文广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公司建立了新美系核心种猪群,在种猪繁育体系中进行选育,确保能繁母猪的优良生产性能,发挥新美系猪只的潜能。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猪苗打下坚实基础,肉质、色泽、口感满足了终端消费需求。
兽医技术方面,公司建立养猪技术研究所,通过定期检测与动态监测,保证猪群健康生产,从而保障了猪苗健康和养殖户的利益。
营养技术方面,自建饲料厂,以最大程度保证整个猪群完善、可靠的营养需求,这样既避免造成营养浪费和缺失;同时也可为客户提供相应饲料产品。
养猪信息网:您刚才谈到专业化分工,那么未来是否会把种猪板块剥离,在种猪板块跟其它企业合作?
张董:这个当然不会。种质资源的优化是保证猪苗质量的前提,优质的猪苗一定是来源于优质的种猪。没有良好的种群要提供优质猪苗是一句空话。优良种质的培育是生产优质猪苗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客户需要的优质猪苗的标准一定是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肉质肉色好的产品。
养猪信息网:目前,猪苗市场呈现哪些新态势?
张董:随国家环保政策硬性要求、地区限养、中小屠宰场逐渐消失等,将养猪门槛提高,养户面临环保、行情、销售等的压力,猪苗市场也在发生变化。简单讲:由散养到专业养猪;由单兵作战到合作经营。目前涌现了大量的养猪合作社,饲料、兽药企业与养户绑定式合作。整个产业采取了资源整合,小规模养户在逐渐退出市场;猪苗波动的周期在延长;此外,传统的养殖区域也在悄然发生转移。
养猪信息网:听说贵公司现在提供的猪苗都是新美系?一般认为丹系猪繁殖性能更好,作为猪苗供应商,那么PSY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会不会发展丹系猪?
张董:终端客户的需求是我们决策的依据,养户利益最大化是我们的追求!如果单纯从母猪场PSY指标考量,丹系猪可能更加有优势。但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与数据积累表明:终端客户对新美系猪的美誉度更高。大广农牧生产与供应的猪苗之所以在市场上成为领跑者,其中品种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2017年目标:达到50万猪苗上市量!
养猪信息网:大广农牧在养殖规模上有什么规划?
张董:今年的目标是上市30万猪苗,2016年的目标是40万,2017年要达到50万上市量。这是我们的三年计划。
养猪信息网:按照这样的规划,公司发展速度将非常快。各区域的新猪场将怎样布局?
张董:公司在广东的布局已基本完成。下一步重点考虑拓展其它省份市场,现正在考察。
养猪信息网:如果以这个速度发展,必定需要很多人才。当前养猪业人才紧缺,如何培养?
张董:公司发展的确需要大量人才,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由我们自己进行。大广农牧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公司一位副总专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养猪专业技能与企业文化齐头并进,双重培养与熏陶,打造德才兼备之人。目前我们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不断完善。
对新进员工,大专以上学历的,要到生产一线养1年猪;中专学历的,要养2年猪,才有资格向管理岗位提升。
对正式员工,会进行定期的养猪技能培训。
对管理层,包括高管,也要培训。当今时代,不仅要懂得养猪,更要懂得管理人。否则,理念、技术再好,执行不好,也难以把猪养好。
养猪信息网:除了人才短缺,现在人工成本也很高。
张董:机械化、智能化是一个方向。如果运用得好,不仅可以减少人工需求量,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益。大广农牧在猪场建造方面也在转型,这个方面需要不断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改进,以后新猪场的建设会提高自动化的水平。
养猪信息网:据了解,大广农牧前段时间举办拜师大会。这是怎样的一种思路?
张董:10月底公司举行第一次 “师带徒”拜师大会,13名师傅、13名徒弟捉对结成师徒。我们希望通过搭建“师傅带徒弟”这样的平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养猪技术管理人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人力、人才保障。
当然,“师带徒”不止是一种形式,还要有一种机制支撑“师带徒”,才能真正出效果。所以,在举行拜师仪式前,人力资源部会同生产技术部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师带徒的举荐、审核、公示,重点对带徒师傅的“德、能”进行评定,确保为每位徒弟挑选出称职的师傅。以后还要对徒弟进行考核。
这种培养人才的方法,也算是一种创新吧。
文/彭智毅
养猪信息网原创稿件文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映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编辑部电话020-38481113